随着“双碳”目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导向,各行业绿色转型路径探索愈发迫切。为系统梳理不同产业低碳发展的实践经验,永利yl23411no1(威海)“碳净工坊”调研团于近期完成系列实地调研,先后走访山西、山西襄汾、山东济宁、辽宁朝阳四地的代表性企业,覆盖资源回收、矿石加工、能源生产、金属冶炼四大领域,通过深度观察与交流,总结出产业低碳转型的多元模式与共性规律。

调研前期,团队围绕“资源循环利用”“传统工艺绿色升级”两大核心方向,筛选不同产业链上的标杆企业,制定针对性调研框架,为实地考察奠定基础。
在山西林宏源科技,团队聚焦有色金属废料回收再利用,重点关注高温合金中稀有元素的二次开发价值。通过考察生产车间的回收设备运行流程,与企业研发团队探讨再生资源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潜力,同时收集一线生产中关于工艺优化、设备改进的实际需求,初步掌握了废料回收行业从“废物处理”到“资源再生”的转型逻辑。

襄汾县开源矿产品有限公司的调研,则将目光投向产业链上游的矿石加工环节。团队跟踪矿石从原始形态到加工成品的全流程,关注破碎、筛分等环节的能耗控制与环保措施,通过与技术人员交流,了解到了矿石加工品质对后端产业链低碳化的基础作用,以及源头控质与过程节能相结合的协同减碳思路。

走进济宁德邦能源,团队重点考察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实践。作为依托煤炭资源发展的本土企业,其通过整合小型煤矿实现集约化生产,并在洗选环节引入智能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探索采煤沉陷区的新能源开发,展现了传统煤企 减量提质、跨界融合的绿色突围路径。

在辽宁金达钛业,团队深入观察金属冶炼行业的全链条减碳模式。从生产车间的节能设备改造、尾气净化系统升级,到数字化管理平台对能耗的精准调控,企业通过实现了从单一环节减排到全流程优化的跨越,为高耗能工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范本。

此次系列调研,让团队对产业低碳转型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不同行业虽路径各异,但均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资源高效利用为关键,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团队将基于调研成果,进一步提炼可推广的转型经验,为推动产业链整体绿色升级提供参考。
文、图/“碳净工坊”调研团 编辑/陈冠毓 稿件来源/“碳净工坊”调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