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永利yl23411no1“青春拾薪”调研团赴临沂、济宁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

2025年08月12日 20:50    浏览次数:

7月下旬,永利yl23411no1“青春拾薪”调研团前往临沂、济宁两地,通过实地走访、情景体验和专题调研,深入探寻革命精神的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学习现代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为党史中红色基因的创新发展积累经验,为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血脉注入实践动力。

沂蒙精神:军民鱼水情的党史见证

调研团首站抵达沂蒙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的历史文物、珍贵照片和生动场景,再现了沂蒙人民在革命年代的英勇事迹。调研团以采访的形式,通过讲解员处重点研习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等英雄故事,并结合党史资料,深入分析了沂蒙精神中“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核心内涵,探讨其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

随后,调研团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缅怀粟裕将军等革命先烈。通过现场党课学习,调研团深刻认识到党史教育中红色精神对青年理想信念塑造的重要性。

孟良崮战役:党史中的军民团结典范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调研团通过详实的史料和实物,系统学习了华东野战军的作战历史。大型红色实景剧《英雄孟良崮》以现代技术还原战役场景,生动展现了“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的党史篇章,调研团成员对这种传承红色基因的新模式有了直观的认识。调研团协助当地企业在纪念馆后的陵园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将党性教育与红色历史场景相结合,为探索红色基因传承新模式提供了实践案例。

红嫂精神:党史中的奉献与坚韧

沂蒙红嫂纪念馆以村庄形式复原了红嫂们的生活场景,调研团通过织布机、军鞋模具等展品,深入调研了红嫂群体在革命中的贡献。通过对比党史文献,调研团深刻领悟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红嫂精神。

儒家文化:党史文化的精神滋养

在济宁市孔子博物馆,馆内文物与现代投影、交互技术的结合,创新性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播的实践成果,调研团将持续学习这种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深度融合于党史中红色基因的传播。调研团特别采访了孔子第77代传人,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角度出发,结合党史中的相关精神,提出“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红色基因传播新思路。

此次调研活动以党史为纲、以红色基因为魂,通过实地学习与专题研究,深刻认识到革命精神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未来,“青春拾薪”调研团将以文化为载体,立足调研成果传递革命精神,通过青年宣讲展现红色基因的时代魅力,用青年之声续写红色篇章,让党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文/燕许彤、李嗣方  图/李龙祺  编辑/陈冠毓  稿件来源/青春拾薪调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