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5年度永利yl23411no1“AI+低空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2025年08月07日 22:14    浏览次数:


7 月31 日,永利yl23411no1 “AI+低空技术与工程” 研究生暑期学校圆满结束。本次暑期学校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的研究生、中青年科学家及企业家约 300 人参与,暑期学校为期 28天,以四大模块联动的形式开展,共做了19场报告/讲座,5门暑期课程。本次“AI+低空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旨在培养研究生在低空技术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涵盖学术活动和海外课程教学两大类别,分别在四个子模块开展。

全球视野模块:邀请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圭尔夫大学等海外著名学者,围绕AI驱动的低空飞行器智能控制架构设计、低空无人机自主协同决策算法、低空通信天线材料逆向设计、基于数字孪生的低空交通仿真优化、AI赋能的低空飞行器能源管理系统参数自适应调控等前沿方向,分享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助力学生拓宽国际视野,精准把握AI与低空技术交叉领域的全球研究动态。

前沿探索模块:由来自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软件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顶尖专家(院士、优青、杰青、长江学者等)领衔,聚焦低空复杂环境下材料性能大数据预测、低空飞行器增材制造、AI质量监控技术、AI辅助低空专用特种材料制备及工程化应用、低空环境智能监测装备研发、低空人机交互界面的计算原理与优化方法,深入剖析国内科研进展,内容紧密覆盖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在低空技术领域的AI创新应用。

产业直通模块:邀请来自国内低空领域知名企业中车研究院、中国华电集团、杭州星原驰半导体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等行业领军教授、工程师、企业家,着重介绍低空经济各领域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 “卡脖子” 关键技术及产业现状、进展与趋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需求,明确研究生阶段研究方向,树立投身低空产业发展的志向。

暑期课程模块:开设“科研方法、模型预测控制在信息物理系统中的应用、高效分布式优化测率在网络系统模型预测控制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智能材料概述与科研进阶之路”等课程,课程专为“AI+低空技术与工程”方向研究生定制,由来自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德国卡塞尔大学、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等海外知名教授进行线上授课,融合AI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及低空工程材料,助力学生掌握AI赋能低空技术研究的核心方法与创新路径。

本次“AI+低空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通过四大模块的系统性设计,聚焦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与低空技术交叉领域的综合工程创新能力。项目以材料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为基础,深度融合了AI算法、低空智能系统开发等前沿技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AI驱动的低空技术理论、跨学科科研方法、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以及低空飞行器研发、低空通信网络建设等产业实际需求。通过海外学者的全球视角分享、顶尖专家的前沿技术剖析、产业专家的“卡脖子”技术解读,结合定制化AI科研课程,激发了学生在低空飞行器智能控制、低空通信抗干扰、低空智能材料应用等方向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解决低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其未来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筑牢根基,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产业洞察力和创新驱动力的“AI+低空技术与工程”卓越工程人才。

学院将持续推动研究生暑期学校更深入的开展,不断增强开放,吸引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和优秀生源,以此为着力点,推进学院的学科发展,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