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校园活动 - 正文

“丈量山海,筑梦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调研团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7 浏览次数: 作者:陈冠毓 来源:“丈量山海,筑梦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调研团

为深入探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践行'把黄河保护好'的新时代青年责任,8月2日至14日,永利yl23411no1(威海)“丈量山海,筑梦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调研团赴山东济南、潍坊及河南濮阳多地开展实践。团队深入治黄一线、文化场馆、生态园区与基层社区,顺利完成对生态治理实况、黄河文化底蕴的调研与探寻,切实助力学校黄河保护与文化传承行动。

8月2日,团队首抵河南,实地探访被誉为“亚洲第一分洪闸”的重要水利枢纽。经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团队深入掌握其在黄河防洪体系中的“安全阀”功能:遇特大洪水威胁下游城市安全时,分洪闸将科学开启,引洪水至预设分洪区,削减洪峰,保障主干堤防安全,守护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及基础设施。通过此次探访,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安澜”二字于黄河治理中的千钧分量以及现代水利工程在驾驭自然伟力、保障流域安全中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现场讲解现场合照

8月3日,团队探访沿黄乡村经济发展的代表实例——济南章丘金果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田间地头,了解该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合作社负责人展示了生态农业技术在黄河沿岸土地的应用实践,为队员提供了观察沿黄乡村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微观样本。除基层创新外,传递保护理念、播撒未来希望亦是守护母亲河的重要环节。团队随后走进济南市大明湖小学,与该校李老师就黄河文化教育与当前文化课程的融合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调研使团队成员认识到,黄河保护意识需自幼培育,生态文明的火种要在一代代青少年心中播撒传承。

IMG_3927IMG_3996

8月4日,团队走进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与山东省博物馆“大河奔腾”黄河文化主题展厅。团队成员通过史料、文物等系统了解了黄河变迁、治河智慧、流域民俗与灿烂文明,深刻感受到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辉煌历程,进一步坚定了团队成员们守护文化遗产的信念。

IMG_20250804_163744_edit_16662566314632

8月14日,团队前往潍坊市高崖水库运营维护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姜工程师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水库监测、调度、水质保护及防洪抗旱工作。座谈中,他分享了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实践举措:强化库区生态屏障,实施水源涵养林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以提升水质;配合地方推进黄河大堤标准化建设与加固;支持依托优良水生态兴起的富民廊道建设,串联生态观光、特色种植、休闲旅游等产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这生动诠释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理念在基层的鲜活实践样板。

潍坊高崖水库运营维护中心与姜工聊天图

历时近两周,跨越上千公里,实践活动有序进行。队员们用脚步丈量黄河中下游壮阔地理,用心感悟千年文化底蕴与复杂生态脉络。从河南分洪闸的磅礴伟力到潍坊水库的精细运维,从济南文化场馆的文明回响到章丘农田的绿色希望,从历史荣光到黄河文化教育的代代相传,汇聚成全社会守护母亲河的壮阔图景。每一次参访交流,都深化着队员对黄河治理的认知,明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

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以青春智慧推动治黄理念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安澜”承诺,让黄河成为永续发展的幸福河,让中华文明根脉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彩。

文/许恒生、杜畅  图/“丈量山海,筑梦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调研团  编辑/陈冠毓  稿件来源/“丈量山海,筑梦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调研团